校友故事 | 99级校友丁振斌:努力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发布者:xyh发布时间:2019-11-06浏览次数:3636

    丁振斌2004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现任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肝脏肿瘤的诊断、鉴别与治疗以及肝移植。    



选择从医

    丁振斌1981年出生在江苏省溧阳市,小时候,因为母亲长期失眠并体弱多病,促使他萌生长大后从医的理想。1999年,丁振斌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入了南京医科大学,如饥似渴进入医学的海洋,只为圆梦医学。从初中、高中到大学,他一直都是班长,严格自律,不断鞭策自己.在南医学习期间,他勤奋刻苦,曾经荣获校“一等奖学金”、“联邦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大学结束后,为了心中的那个目标,他没有停止追求的步伐,选择继续深造。2004年,有二十多位学子报考中山医院樊嘉教授肝脏外科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樊嘉最终只招了两个,丁振斌是其中之一,他为有机会学习老师的精湛医术而深感荣幸。他谨记老师的教诲,在硕博连读的5年时间里,“敢于创造、甘于寂寞”,一刻都不曾懈怠。查房、看门诊、做手术、写病史,做研究,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重复,他全身心投入到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中。付出带来的是产出和回报,他也因此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等荣誉,成功地入选复旦大学“卓学计划”、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上海市科委“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选择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2009年,丁振斌博士毕业,成为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医生。此刻,他再次面临选择。周俭教授的一句话让他明白了“外科医生的基本功还是在普外科。”就这样,丁振斌去了胆道外科、胰腺外科、胃肠外科,练习切开、止血、结扎、缝合等基本功,独立处理各种复杂病情。事实证明,普外科经历为他日后进行腔镜手术和肝移植手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优秀的医者,不仅要有仁爱之心,还要有精湛的医术。丁振斌师从樊嘉院士、周俭教授等名医,努力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在肝肿瘤外科的日子里,他精于钻研,勇于创新。参与了全国首例纯机器人ALPPS分阶段肝切除术及世界首例肠、肝、肺机器人同期微创切除术,诊治的肝肿瘤病人超过3000人次,参与了300余例肝脏移植手术,奔赴全国20多个省市获取肝源200余次。很多次,为了能够将保证匹配的肝源效果,一旦获知肝源信息,便马不停蹄启程,不顾舟车劳顿,不顾个人安危。一旦取到肝源,又急速返回,直奔手术室,不管白天黑夜,家门都顾不上踏入半步。     

    他还参与了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成人——幼儿活体供肝移植手术及世界首例利用切除废弃肝脏移植手术。2018年他受邀到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参与陈肇隆院士团队活体肝脏移植,目前在成人及儿童活体肝脏移植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默默奉献,毫无怨言,丁振斌和同事们一起奋战在肝移植手术的战场上,“轻伤不下火线”,为无数患者带去福音。他渐渐成为患者口中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临床科研并举,政治业务双精” 

    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上,以真诚的微笑减轻病人的痛苦,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以专业的解答让病人安心回家。在丁振斌看来,患者的信任是医者的信心,所以只有以诚心对待病人,才能让病人放心,让自己安心。     

    “临床科研并举,政治业务双精”,汤钊猷院士提出的要求一直鞭策着丁振斌。在优质完成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丁振斌开创性地研究了自噬在肝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并在国内外首次揭示了自噬与肝癌恶性表型及发生发展的关系。由于创新性和系统性研究,他4次获得汤钊猷-上海建行肝癌诊疗研究奖,并获得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医院团委任职期间,丁振斌带领肝肿瘤外科团支部三次成功连任了上海市“青年文明号”。他还主动承担科室住院医生、进修医生临床带教工作,负责协助指导博士生的研究工作。由于医、教、研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他2013年被授予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称号,2015 年又被评为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2018年再获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 



舍小家为大家,忠肝义胆 

    繁忙的工作让他几乎没有自己的个人时间,“24小时”待命是工作常态,只要医院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     

    而对于家庭,他总是带着歉意。女儿2012年出生,陪伴她的时间屈指可数,家长会从来没有时间参加。6岁那年,同为医生的太太出差不在家,关照丁振斌陪女儿。然而,医院突然来电话有手术,懂事的女儿不哭不闹,反而让爸爸把灯打开,赶紧去救人。这让丁振斌心理既感动又有些愧疚。     

    从立志从医到选择做德艺双馨的好医生,他始终与病人同在,付出甘之如饴,忠肝义胆,践行了一名医者的忠贞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