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直挂云帆济沧海,深切缅怀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林桂芳教授

发布者:xyh发布时间:2020-08-26浏览次数:2451


林桂芳教授




林桂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麻醉与内分泌专家。他于1932 年4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黄石镇,1951年毕业于福建莆田哲理中学。同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医科大学 。1956年7月林桂芳教授大学毕业后留校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工作;其后他响应领导号召,来到最需要本科生的麻醉科工作。1960年8月他奉调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与曹子恩教授和科室的老一辈麻醉人员共同工作。历经 50 多个春秋,林桂芳教授为麻醉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1993年期间林桂芳教授接受江苏省委组织部的任命担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上世纪 70 年代,他刚到一附院为解决嗜铬细胞瘤摘除术死亡率较高的难题,查阅文献与兄弟科室同仁共同改进麻醉手术管理方案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随后,他带领麻醉科同事主攻内分泌疾病和特殊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在手术应激对葡萄糖代谢及内生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不同麻醉方式调控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肝脏移植术中患者内稳态的维护等方面形成系列文章,分别发表在创刊不久的《中华麻醉学杂志》和 《临床麻醉学杂志》。这些临床观察和研究成果的公布受到国内同行普遍的欢迎与高度关注,林桂芳教授成为当时国内公认的内分泌疾病患者手术麻醉的专家。


林桂芳教授主编《麻醉与内分泌》,1990 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在此以后,林桂芳教授查阅大量文献结合自己主持过的特殊内分泌疾病患者麻醉的案例,潜行写作了《麻醉与内分泌》一书。在当时麻醉书籍匮乏的年代,这一专著受到读者广泛地欢迎,曾多次重新印刷出版以满足麻醉从业人员的需要。

1990年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

1991 年他指导青年医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课题。

在已有的基础上,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3 项。

1993 年获得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他带领团队获得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该团队再次获得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基于林桂芳教授的学术水平,他曾任职于多种学会。例如: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四、五、六届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麻醉科学分会第二、三、四届主任委员,第五届名誉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第四、五、六届编委,第七、八、九届特邀审稿专家;《临床麻醉学杂志》第二、三、四、五届副主编。


01

业务精湛,情系患者

以“做病人满意、放心的好医生”是准则,以“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为信念,为坚持工作质量,林桂芳教授总结了“实、细、精、专、新”五个字。他说,“实”是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措施以及熟悉的用药之道;“细”就是每项行动都要落到实处;“精”即努力发现手术中 的问题,以寻求精益求精的效果;“专”就是提供患者 高水平的服务;“新”即是根据病人情况确定新的具体方案,还要保证流程明确。

“敢于尝试,勇于承担”,这是林教授行医五十年来获得最成功的原因之一。一次, 林桂芳教授于茅山诊治一个身患胰腺囊肿的高龄患者,而此时教授自己阑尾炎发作,为了不耽误患者治疗的最佳时间,林桂芳教授瞒着大家,忍着剧痛,坚持第一时间救治患者。在患者诊治后,林教授却因病痛差点阑尾穿孔“时刻把患者放在第一位”,这种奉献精神令人感动。上世纪 60 年代初,林桂芳教授还曾为一位 100% 烧伤的农民兄弟献皮。他还多次献血挽救患者于危难之中,对于这些,林桂芳教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说:“看到病人好转,让我感到很欣慰!”



02

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2005年,林桂芳教授在我院举办的国家级麻醉学专业继续教育学习班做学术报告


1980年4 月1日,第一期江苏省卫生厅麻醉科主治医师进修班开办,起初学员仅10人,此后学员逐年增加。为保证教学质量,林桂芳教授和曹子恩教授主持了专业教材的编写,由院内专家上专业课,该进修班受到学员普遍欢迎,其后衍生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国家级麻醉学专业继续教育学习班”。该进修班在早期麻醉人才奇缺的年代为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医院培训了大批骨干麻醉科医师。

林桂芳教授在带教进修生同时,还指导他们分别取得多项科学技术进步奖。如:陈美娟和宋杰主任获得的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常荣华医生1999 年与 2000 年分别获得南京市科 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一项。这些奖项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使得进修医师突破了基层 医院麻醉临床科研难开展的思想束缚。

1987年,林桂芳教授率队赴澳大利亚进行友好访问时与该院医生合影(左 6 为林桂芳教授)

1987年,林桂芳教授率队赴澳大利亚进行友好访问时赠送礼物

林桂芳夫妇1998年访问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



80年代初,恰逢邓小平同志提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应向国外学习的时候。林桂芳教授敏锐地感受到此为国门即将打开吹来的一丝春风。 他模仿美国住院医师培养模式,指定专门的带教老师,严格早查房和交接班制度,不局限于要求新住院医师简单地汇报每位患者的病情,而是启发培养他们针对每天的不同患者去规划有关的麻醉方案,锻炼住院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些措施为这批住院医师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年的这些住院医师均得益于此阶段林桂芳教授所倡导的严格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



03

管理有方、促进医院发展

1989 年 6 月研究生答辩合影(右二林桂芳教授)


1983-1993 年期间,林桂芳教授担任省人民医院院长。前期医院对外名为“江苏省工人医院”,易被误解为职工医院,且仅拥有 600 张床位,不为省外同行知晓,影响了我院的发展。林桂芳教授接手院长工作两年后,经不断努力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和多方呼吁,终于将医院名称更改为“江苏省人民医院”。

1991 年 6 月研究生答辩林桂芳教授(左)与学生在我院外科楼前合影


回想当年,一附院还是第一家达到江苏省三级医院基本标准的医院,作为院长,林桂芳教授非常注重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当时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他以开放的胸襟打开医院大门大力支持中青年医师到海外学习,了解国际医疗科研行情,站在国际前沿引领学科发展。

此外,林桂芳教授关心群众生活,在任院长期间多次拜访上级部门并敢于担当从银行贷款,多方凑集资金用于为职工购房和自建住房,从而缓解了当时职工住房困难的局面,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他为一附院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突出贡献。

1991年 6月研究生毕业答辩后合影(前右第一林桂芳教授)


他在医院各种场合宣讲邓小平总书记当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带领科技处同志,建立医院学术委员会,制定多项科技奖励政策。这些措施为近年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评选国内100家最好医院时,为2018年省人医保持名列第20位以上的名次打下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04

品德高尚、胸怀集体

2014 年春节,我院领导到林桂芳教授家团拜(左5为林桂芳教授)


林桂芳教授品德高尚,为后备医生的成长,多次主动从科技进步奖的名单中退出,将机会让给年轻人。如:2000 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 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此两项成果均得益于林桂芳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惠心指导,而在获奖名单中他执 意退出让给年轻人。鉴于林桂芳教授的突出业绩和高尚品德,他获得的有关荣誉如下:1983年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984 年获南京劳动模范,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3年在南京,林桂芳教授的全家福(左4为林桂芳教授)



     近年来,林桂芳教授由于眼疾和帕金森综合征的困扰,不能读书看报和外出,但他始终关心麻醉科的学科建设,为科室发展提出宝贵意见。2018年,在他的提议下,远在美国发展的大儿子和儿媳——林跃先生和徐晓梅女士,共同出资在南京医科大学设立“林桂芳奖学金”,其中一项奖学金专门资助一附院麻醉科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麻醉学专业,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020年8月6日13时19分,林桂芳教授因病多方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8岁。林桂芳教授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失去了一位麻醉与内分泌物的医学泰斗,失去了一位医学教育和管理的大家。我们无法忘记,林老在麻醉学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无法忘记,林老在临床一线作出的辉煌成就;我们无法忘记,林老在医学人才代际传承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我们无法忘记,林老在治院管理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谨以此篇,深切缅怀我们热爱的林桂芳教授!

素材来源 | 实用疼痛学杂志2018年12月第14卷第6期 钱燕宁

编辑 | 凌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