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暑期,校友工作者协会发起“寻找最美南医人”活动,活动以建党百年为契机,以“致敬平凡英雄”为主题,采访12位党员校友,倾听他们的成长故事,感悟历史长河中的平凡与感动和最美南医校友的风采!
王国林,1977年入学江苏新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47年。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危重症抢救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兼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天津市麻醉学会委员,天津市麻醉质控中心委员。
千锤百炼砺硬骨。理想的人生从不是一马平川。在特殊年代的限制下,王国林教授高中毕业后便回乡务农,期间他担任过两年的生产队长,带领原来生产力垫底的队伍达到全大队的前两名。务农期间,繁忙的农活从未消磨他的学习热情,年少的他心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他曾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但种种原因未成行。祸兮福所倚,一年后,他终究圆梦大学。
所有成就的背后都是积淀,所有的辉煌之下都有沉潜。在南医学习的五年里,王国林教授收获了珍贵的同学情谊,也坚定了他献身医学的信念。在从事两年辅导员工作后,他选择重新回到临床,继续投身医学。
王国林教授认为,医学生目前的第一要务是在学校夯实基础知识,进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临床工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尽早贡献自己的力量。班级同学在鼓楼医院实习时,他是实习大组长。在轮转到消化科时,医院为了分析正常人胰液的成分,想从实习生中招募志愿者。当时,收集胰液非常困难,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需要将较粗的引流管放到十二指肠乳头处,持续引流两个小时才能把胰液收集起来。但作为党员的他第一个报了名,还带动了班上十几名同学一起参与。在实习那一年,他们班在鼓楼医院不只是实习,还帮助完成了很多实习之外的临床相关工作。王国林本科毕业后,尝试了两年的辅导员工作,但心中对临床的追求让他还是迈进了自己终生事业的轨道。他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担任ICU医生,一年半的工作经历对他影响深远,让他产生了进一步深造的想法。他决心考研,积淀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去往天津医科大学继续学习。
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力量,而对于王国林教授而言,知识不只是关乎个人命运,还关系到国家麻醉学领域的发展与进步。1995年,他赴美Rutgers University留学。当时国内的设备条件、医疗水平、技术规范,对比国外差距很大。强烈的求索心促使他一定要出去看看,去更高的平台学习麻醉学领域最先进医疗技术。为期一年的学习后,王国林教授面临是接受美国大学实验室的挽留还是回国的选择。几经思想斗争,他下定决心回国,将自己在国外所学献给祖国麻醉事业,按期回到天津。在与留在国外的同事交流时,被问及是否后悔,他答道,对于自己的抉择,感到的从来不是后悔,而是心安。回国一年多,他被提任麻醉科主任。与大部分外科主任相比,自己较年轻,资历经验也较浅。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在较短时间内便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他被提拔为副院长。而对于是否担任副院长之职,他再一次经历思想斗争。对他而言时间是个常数,管理上分散掉一部分时间,必然有所影响专业。选择将精力更多地付诸专业,还是接受这份对自己的挑战?后者是他的答案。他认识到自己具备的管理潜质对于成就医院发展和扩大患者受益面远远大于个人专业能力发挥的作用。而上级的一句话——“一名共产党员是不是要服从党的决定”成为他多年坚持的动力。他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忠诚向党、一心向民的人生。就像遗传物质是细胞的生命核心,麻醉已是王国林教授的生活重心。对于麻醉学的发展历程与现况,他如指诸掌;对于其重要性他指出,麻醉是外科手术成功的基石,没有麻醉,无从谈及外科的发展;对于麻醉的难度与挑战,他结合我国的人口特点,指出手术患者年龄已从尚未出世的胎儿上至百余岁老人,因此患者的健康状况与并发症的管控、特定的麻醉程度实施与监测,精准的麻醉管理至关重要;对于麻醉的发展与前景,他指出麻醉目前的追求目标是do no harm,并提出人民对于医疗质量的提升已不止于安全性,更加关注舒适程度,以及目前对于一些特殊疾病和治疗方式的需求,如顽固失眠、脱毒、分娩镇痛等。时光积淀了他的人生,奋斗成就了他的事业。多年的学习和工作,让他见证了我国麻醉学的发展和时代的崛起。王教授认为,我国医疗行业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未来发展的态势、现在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十分值得骄傲。他认为,自信对于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过去由于时代与条件的限制,人们普遍感觉到底气不足,而现在,国家的强大赋予个人文化自信,新时代的我们是自信的,而新时代也需要自信的我们。 1974年,王国林教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生产队队长后,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以身作则,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爱戴帽,更没有现在的防晒霜,一个夏天过去,连自己的父亲都辨识不出黝黑的他。相对应的,他的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大队领导包括当地政府,都对这个年轻小伙的评价很高。事实上,一心向党的出发点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朴素的,更是热忱的。首先入党是一份认可,是党组织对于个人能力的肯定。其次入党是一份光荣,年龄相仿的同伴都在积极地争取,将个人命运与时代紧紧系在一起,他们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做更多的事。19岁的王国林内心十分坚定。他明白自己加入党组织,不只是通过了能力的考验,还是群众拥护的结果。肩负责任与使命的自己,任重而道远。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最为骄傲的时刻,是将所学致于所用,为护佑人民奉献自我。2003年,边境非典疫情爆发。当时急需一位麻醉医生前往红区,参与危重症患者抢救。4月30号下午王国林教授接到院长电话,不假思索地说“我第一个去!”。然而院长指出了他肩上更重要的任务,是要统筹整个麻醉科,做好前线指挥。他印象很深,那时整个麻醉科都来报名,首先报名的都是党员。有着近五十年党龄的王国林教授与南医年轻学子分享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党员,他说,入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入党以后,对自己的高标准高要求。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一名党员,这是对一个优秀党员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