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心中是最美 | 98级毕业20周年校友论道专场

发布者:xyh发布时间:2023-04-06浏览次数:262

   330日晚,由校友会、教务处联合举办的《医路之校友论道》选修课春季学期第三讲,在江宁校区至诚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课程由校友工作者协会秘书部干事秦铎铭主持。

   当日,姚庆强教授在做完一台高强度手术后赶来《医路之校友论道》的现场,与同学们分享他与数字骨科之间的奇妙情缘。

挥洒汗水,尽享甘霖

   在演讲的开始,姚庆强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在姚教授口中,青春的笑容与汗水相互交融。他鼓励在场的青年学子把握韶华,不负青春,走上积极阳光的成长之路。

   1998年,他考入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2003年毕业后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就职,在工作两年后,姚教授决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随后进入洛杉矶加州大学留学深造。求学的热情与回报的喜悦是他前进的最大动力,他在工作与学业的统筹安排中磨砺自我,在求知探索与实践体会中不断成长。2016年姚教授成功当选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主持人,并在医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斐然成就。正如他自己所说,成功的喜悦激励着我不断奋斗。

   在美国加州大学留学期间,开放的文化氛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给姚教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讲述了他在国外时的种种奇闻异事,并强调创新的、包容的氛围对医学进步的重要影响。在之后的演讲中,他谈到数字化医学的广阔应用前景,分享医学论坛的重大科技突破,鼓励青年学子注重创新,全面发展。

医学之光,心中之花

   “就像汽车的避震器、轮胎一样,椎间盘、半月板、关节软骨等骨骼肌肉系统组织也是人体的‘易损件’,作为骨科医生,我们不仅要考虑这些部件是否‘能用’,更要让其‘好用’‘耐用’。”姚教授生动形象的描述,让在场的同学们对骨科医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也了解了一项新的学科——数字骨科。

   数字骨科作为骨科领域创新的代表性学科,自成立之日起,便植根于骨科临床积极创新,着重学科融合,将数字化技术的力量发挥于传统骨科,在全国骨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骨科临床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在数字医疗领域,高精尖的软硬件、个性化定制的外科诊疗体系、组织工程化人体组织器官的数字设计与制造等都是未来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我们要有这个信心,瞄准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将我国数字医学、数字骨科学、医学3D打印的学科体系、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做得更好。

3D打印——骨科新兴技术

   “在骨科临床上有形形色色的病人,每个病人受到同样治疗后的效果不同,如果单单依靠医生的经验进行手术意味着年轻医生没有动手机会,没有经验的医生更不敢动手。计算机数字设计和3D打印能解决部分医生经验和设备的问题。

   姚庆强主任介绍对于骨关节退变、骨关节肿瘤、股骨头坏死等疾病最终治疗方法都是人工假体置换。但工厂制作的标准化假体可能和病人自身情况不完美适配,有造成骨溶解、脱位、假体断裂、松动、感染的风险,总体上假体生存率不高,医疗支出昂贵。病人的生理结构、病理状态、功能要求和标准化的手术方式,手术工具,与植入物产生矛盾。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精细化的私人定制,但囿于经济和人工限制条件很难实现。3D打印基于数字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如熔融沉积成型(FDM),选择性激光熔融成型(SLM),电子束熔融成型(EBM)打造个性化、精确化、功能化的数字化骨关节外科来治疗骨科疾病。3D打印骨骼模型和3D打印模型辅助手术都为快速精准的手术打下坚实的基础。3D打印还与多孔生物材料骨、软骨再生修复材料研究有关,是骨科热门的新兴研究方向。

校友会副秘书长卢佳为姚庆强教授颁发校友导师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