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高原上的无悔青春——记96级校友朱鑫璞援青故事

发布者:xyh发布时间:2025-01-17浏览次数:10


我的援青故事

踏上青藏高原,

带着温暖,

如春风拂面庞。

在那遥远的地方,

南医人播撒希望,

用医术,书写大爱无疆。

作者简介

  朱鑫璞,男,汉族,19783月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中共党员,南京医科大学96级校友。现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人民医院院长、第五批上海援青人才、虹口援青医疗队队长、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学主任医师 

缘起:怀揣初心,奔赴高原

  2022年,我得知上海市组建虹口援青医疗队,前往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消息。果洛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条件艰苦,医疗资源匮乏,当地群众就医面临诸多困难。

  我深知,作为一名医生,能够参与这样的援青工作,为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实现自身价值的绝佳机会。

  怀揣着对民族团结的赤诚之心和对医疗事业的热忱,我毅然报名,踏上了前往高原的征程。

初到:直面困境,激发斗志

   刚到玛沁县人民医院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深感震撼。医院设施陈旧,医疗设备短缺,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先进的医疗技术无法开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

  我还注意到,医院的门卫室仅有1 名穿着隔离衣的护理人员在值守,房间里散发着呛人的煤烟味。后来我才知道,这原来是靠烧大煤在取暖。走在医院道路上,鞋子上很快就沾满了尘土;挤过一楼二楼拥挤的就诊人群、爬上三楼来到办公室的时候,顿时感觉头晕目眩、上气不接下气、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

  工作后突然发现,我从“要啥啥都有”一下子变成了“给啥啥都要”。这些困难让我意识到,援青工作绝非易事,心底里也暗暗激发起迎难而上、改变现状的决心。

帮扶:精准施策,提升医疗

搭建远程医疗平台

  为了促进医院发展建设,我们团队在医院建立了“远程医学中心”,购置了全省第一台“移动CT远程智能专家影像会诊”的“远程医疗一体车”。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专家的诊疗服务。

  202373日,为了救助2名普通牧民群众的生命,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15名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开展了超过150分钟的远程多学科会诊,成功救治了患者。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诊疗水平,还为当地群众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和时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医疗帮扶带来的便利和温暖。

 

推动学科建设

  医院的学科建设是支援队的工作要点之一,援助开启,医院新建或升级了16个学科部门,建立“上海援青专家工作室”,为当地医疗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医院的医疗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填补了县域内医疗技术空白112项,其中3项获“省内优秀”。

  如今,玛沁县人民医院成为青海省内为数不多能够独立开展脑外科微创手术、腹腔镜、关节镜、胃肠镜、支气管镜等高难度手术的县级医院,三四级高难度手术占比高达52.6%,高出全国同级医院14个百分点。

团结:情系高原,民族团结

敬献“三条哈达”

  在“组团式”帮扶过程中,我有一个小习惯——敬献“三条哈达”:向高原老年人敬献哈达、向援青二代敬献哈达、向高原新生儿敬献人生第一条哈达。这不仅拉近了我与当地群众的距离,也传递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万米高空救人

  2023425日,我们乘坐的青海果洛飞往西宁的MU9922航班上,一名同行乘客突发意识障碍,凭借着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在万米高空上,我们紧急救助,让该乘客转危为安。我认为,这件事进一步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信任与友谊,展现了我们援青医疗队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精神。

坚守:克服困难,无悔青春

  援青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但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立志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民族团结和医疗事业的无限热爱。

  在高原的两年多的援青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医疗卫生事业的神圣使命。能够为高原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为民族团结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


收获:成果斐然,再续华章

  援青医疗队的坚守和奉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于我个人而言,组织上也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与肯定。我先后两次受到中组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在年度工作推进会上代表发言,荣获第五届“果洛好人”称号,并受聘为青海省高原医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医疗队累计引进援青资金3150万元,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今,玛沁县人民医院焕然一新,门急诊服务人次同比增长22.5%,手术量同比增长24.7%,全院医疗总收入同比增长19.7%。医院的医疗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新建了最高洁净标准手术室2间和5000平方米现代化病房大楼,购置了纯净水设备,全院医护病患都能喝上免费的纯净水。当地群众的就医体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大幅提高。

展望:再接再厉,砥砺前行

  援青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我将继续扎根高原,带领团队在医疗帮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的本地医疗人才,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继续深化民族团结工作,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人援青、全家援青”。家人也始终支持着我的援青工作。我的爱人承担着照顾家庭的重任,女儿们也以自己的方式为我加油鼓劲。小女儿甚至把她的压岁钱偷偷塞进了我的背包,希望我能在高原多喝水,预防结石的发生。这份来自家人的爱与支持,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援青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援青医疗队将继续团结果洛的各族同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履行自己的援青承诺:“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真正实效”,在青海果洛这片雪山大地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向党和果洛人民递交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